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十七期顺利开讲

时间:2020-12-21浏览:681设置

12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十七期在马院大楼104教室顺利开展。本次工作坊邀请到学院董扣艳老师和庞毅老师分别作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及其实践进路》和《建党纪念的时代表达:从“七一”邮票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主题报告。报告由刘召峰教授主持,学院多名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与了学习和讨论。

董扣艳老师分享了自己所撰写的《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及其实践进路》一文,与在场师生探讨了在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顺应时代特征而开展实践的问题。她首先点明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聚焦哪些问题,包括全媒体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哪些整体性变革、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局教育的媒介逻辑主要包括哪些向度、如何客观认识与把握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以及如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全媒体时代育人要求的媒介逻辑等。然后,她总结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三大逻辑转向,并提出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应当遵循主流价值坚守逻辑、教育内容生产逻辑、双向议程设置逻辑、教育信息分发逻辑、主流话语表达逻辑及拟态环境营造逻辑。最后,她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四个关于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推进路径。

在场师生就董老师所分享的主题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传播学观点和实践路径的探讨作了深入交流,董老师也一一作了回应。刘召峰教授在最后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教育内容是否有所改变这一角度对报告作了补充。

庞毅老师则分享了自己的《建党纪念的时代表达:从“七一”邮票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一文,从“七一”邮票(即建党纪念邮票)这一切口窥探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首先,庞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缘起和研究过程,指出在以往关于建党纪念邮票的研究中存在只注重图像分析而忽略文字分析、只对邮票进行逐一说明和解读而对邮票与邮票之间缺乏比较分析等问题,他试图将前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讨。随后,庞老师就自己在文章中的行文逻辑展开了详细阐述,针对不同邮票所表达的时代特征与政治蕴含,以及比较邮票与邮票之间的异同进行深入剖析,进而从邮票进入当时的历史语境,揭示邮票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时代变迁。

多位老师就庞老师的分享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张立程副教授从符号、记忆、叙事的角度,建议深化研究的主旨,刘召峰教授高度肯定了庞老师“以小见大”的研究视角,并对马院的硕博研究生就如何选题、破题给出了启示性建议。同学们则表示两位老师的分享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思维的碰撞。

文字:田菂

图片:青年学术工作坊










【点击查看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