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

时间:2020-10-12浏览:416设置

2020101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主会场活动在京举办。来自全国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以及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加活动,交流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的心得体会。我院潘恩荣教授、包大为研究员、王晓梅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孙宗岭、硕士研究生陈敬芝受邀参会。

在第一分会场“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包大为研究员、王晓梅副教授进行了主题报告。

包大为研究员以《生产、政治和意识形态:恩格斯技术观的当代评价和辩护》为主题,指出在当代学术探讨中,恩格斯哲学——尤其是技术观,面临来自三个方向的挑战。需要从生产、政治和意识形态等维度对恩格斯技术观进行辩护。

王晓梅副教授与硕士研究生陈敬芝以《背离还是确证?——重审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为主题,指出面对卢卡奇得出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背离的结论。以“确证说”回应卢卡奇的“背离 说”,可以为消解马克思辩证法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对立论、消解马恩对理论供一条新路径。

在第四分会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技术哲学及其STS学术研讨会”,潘恩荣教授以《人工智能工业革命重构中国社会的机制——基于社会人工物设计哲学的探索》为主题,从“设计”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设想,探索一种“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路,研究工业革命重构社会的过程和效果,可为当代中国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工业革命重构社会的机制、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在第五分会场“恩格斯与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科技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博士研究生孙宗岭以《超越第四次工业革命“人机关系”认知困境——基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考察》为主题,指出“人机对立”的认知惯性导致了“人机关系”认知困境,需要转向“人机共生”的认知予以突破,并提出“人机对立”转向“人机共生”的双重路径。


经过2天的会议交流与学习,我院师生重温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更坚定了在对话和交流中不断深化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信心。

【点击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