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第九届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

时间:2020-08-26浏览:1295设置

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第九届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的回信精神,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发表一百周年之际,2020817日到21日,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联合举办的“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第九届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社科中心、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的9名著名学者,以线上专题报告的形式,给来自全国54所高等院校的60名青年思政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老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坚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老师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坚主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首先做了致辞。她表示,在今年6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回信的大背景下,我们召开这样一次研修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也表示,今年的这一届研修班确实是特殊的一届,因为它是在线上举行的。不过,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崇高的信仰,就一定能把这一届研修班开展得更好、推进得更远。研修班班长、武汉理工大学雷江梅教授指出,复旦大学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方面,应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非常感谢复旦大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必将珍惜这一次机会。

本次研修班紧紧围绕“传承宣言精神践行育人使命”这一时代课题,以线上专题报告的形式,为全体学员带来了饕餮盛宴。在五天的授课时间里,9位著名学者,给学员们做了9场印象深刻的学术报告。

817日上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刘红凛老师,作为首位开班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的专题报告。刘老师表示,做好“四史”宣讲,传承《宣言》精神,就不能不了解在过去一百年救亡图强、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王凤才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一一从马克思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彩演讲。王老师讲到,认识马克思,就必须用一个全方位、多维度、跨学科、整体性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

818日上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张双利,做的专题报告是“论《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她阐述了当今学者研习、传播《共产党宣言》的两个挑战:如何把握简单文本之后的深邃思想、如何认识170年前的《宣言》与今天的关联。下午,进行专题汇报的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辛老师讲授的题目是“跟着总书记学习《共产党宣言》,”辛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讲话出发,来帮助学员们认识了《宣言》其中蕴含的重大理论贡献。

819日上午,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为学员们做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彩报告。颜老师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可谓是内容深刻、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对于当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下午,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吴晓明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的专题报告。吴老师讲到,历史地说,近百年来中国的进程,第一就是现代化的历程,第二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820日上午,教育部高校科社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王炳林老师,给学员们做了“认真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的专题报告。王老师主要给学员们带来了三个问题:一是“四史”的重要意义,二是“四史”的特征和本质,三是学习“四史”的原则和方法。下午,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老师,给学员们带来的精彩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陈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历和育人经验,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即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科学的方法给予、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我们提高个人的素质、竞争力和底气。

8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朱佳木老师,做的专题报告题目是“新中国史及其编研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朱老师谈了几个国史和国史编研的六个重大问题,选题新颖,令诸多学员耳目一新。

除了采取线上专家报告的形式,研修班还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各自开展了学习交流。每个研修小组分别抽出时间,就专家报告的收获、教学教研生涯的问题、“四史”教育和宣言精神的感触等等开展了热烈的线上学习交流。

821日下午,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第九届暑期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在复旦马院院长助理张新宁老师的主持下顺利进行。与会老师、学员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的627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的回信精神,然后又欣赏了复旦马院最新的《望道致远》MV,最后学习听取了《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董树婷同学的发言,从她的亲身实践中学思践悟宣言精神。在结业仪式上,小组代表还就自己小组这些天的内部互动进行了展示。学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在同其他人的交流学习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张瑊学员讲到:“经过本次学习,我深刻意识到如何把‘四史’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研修班班长、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雷江梅老师也表示:“本次研修班给我们展示了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等等重大课题,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马克思主义学科前沿问题的思想火花,对我们今后的教学、科研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班主任任帅军老师从主题研修情况、学员反响情况、听课出勤情况和班委会情况对此次研修班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研修班的质量,使研修班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个更高的提升,今后还会聘请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大家来授课,不断推进研修班的国际化层次、理论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本次高级研修班在一片热烈的云掌声中圆满落幕。


学员学习心得摘录:

此次研修班的系列讲座对于我们今天结合“四史”学习《宣言》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结合党史学习《共产党宣言》。第二,结合新中国史学习《共产党宣言》。第三,结合改革开放史学习《共产党宣言》。第四,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共产党宣言》。作为一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也在思考如何能够切实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将理想信念植根于更多人的心中。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给我们作出了非常好的示范,那就是将理论、历史和故事结合起来,用历史阐释学理。——杨植迪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每位学员都深感“涨姿势”!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真东西,增强了理论自信、提升了学术底气、坚定了上好思政课、做一名好老师的信念。第一,我们要坚定信仰和信念,用正能量滋润学生心田。我们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我们何以能够做到“理直气壮”?答案是我们必须坚定信仰。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第二,我们要做到本领高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能力和水平。思政课教师不能满足于做教书匠。创新思政课一是内容为王,要有思想。我们必须确保味道正宗,不讲错,不跑偏,以理服人。二是形式多样,要接地气。要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道理。三是守正出新,开拓进取。我们要重视将新媒体工具有机地嵌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构建“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网上交流”的混合式教学模态。第三,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自觉。第四进一步开阔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视野。第五进一步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使命感幸福感。第六进一步启发了将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结合的自觉。——聂海杰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100周年,陈望道先生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甜”味带到了中国。中国人找到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良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不仅让中国人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而且也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形成了全新的历史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出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辉煌的历史成就不断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普遍真理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在中国这篇大地上中国人创生出一种全新的文明类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时代赋予我们重要的使命:要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实践提供批判和指引。复旦马研院勇担历史责任,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帮助我们进行学业培训、思想升华,更好地胜任思政课老师的岗位。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又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我们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必将能够站在时代开启的全新语境下书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篇章。——叶方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带着问题学习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第一,讲座开始前,了解讲座专家的主要研究领域,并结合自己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拟一到两个问题。第二,聆听讲座过程中,认真做笔记,捕捉信息点,看之前拟好的问题是否已经涵盖在讲座内容之中了。第三,讲座结束后,我会简单整理一下讲座过程中提到的有关自己研究主题的问题,简单凝练成一篇论文的题目,放在主题研究文件夹。总而言之,本次研修班我感觉没白来,带着问题学习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下次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再来。——李晶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于我来说,它绝对不单纯是一次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梳理,更是一场对我个人思想转变促动的钟摆和发条。研修班安排的九场讲座,场场精彩,内容丰富,各位专家和学者深入浅出的讲解,提供了一场场思想和精神上的盛宴,年轻学者领略了“海派”学者独到的学术眼光和敏锐的学术嗅觉,为日后形成问题意识、捕捉学术研究热点和前沿奠定了哲学和思辨的基础。——王勇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此次研修班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关于《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四史”教学研究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触发了我的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顺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提。理论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特点,也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区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起到增强思想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和课堂吸引力的效果。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吴韵曦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使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当前,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始终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动摇”: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在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理解现实问题,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今天,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再次,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最后,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不动摇。——胡洪彬 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供稿人:张劲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