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宾楼101会议室召开贯彻十九大精神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内容包括:通报集体备课情况、有关研究生课程的理论动态交流、《研究生思政课分类调研报告》负责人情况汇报、《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基本文献读本》进展并动员第三批选题参与。分教指委成员和本市各高校任课教师三十余人与会,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巍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首先致辞。他表示,上师大马院作为上海市第一批示范马院,专业设置和培养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希望教指委和与会老师一如既往支持上师大马院的发展。
肖巍通报了去年以来集体备课会情况并就近期与研究生课程有关的理论动态作了简短报告。他指出,上次集中备课中提出的若干比较尖锐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迈上了新台阶,有大量理论与实践内容可以在研究生思政课中得到反映和阐释。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中央特别寄希望的地方,本市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也应有先行意识和先行举措,但同时又必须强调政治立场与政治纪律,把握好有关内容的意识形态性。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帮助并引导他们正确思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新发展观的几组关系、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三大“攻坚战”,以及中国发展道路的多重效应。
在分《报告》汇报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曹景文、上海财经大学张桂芳、东华大学王治东就各自所负责的研究生思政课分类教学概况、问题和建言进行了交流发言,既谈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明确指出文科类、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的若干特性问题。
最后,肖巍就原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协作组机制启动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基本文献读本》进展作了汇报,并发布了第三批选题,鼓励与会老师积极参与。与会老师纷纷表示,类似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安排紧凑,但获益良多,有助于大家了解有关动态并提高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