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复旦大学第十八期“小马过河”博士生工作坊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501室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聚焦“数字经济、劳动过程与唯物史观”议题,邀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莹教授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皓琰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华初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温旭老师、刘伟兵老师进行与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徐少敏、汤瑭、王瑜聪、刘梦琪、刘睿博做主题分享。活动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包炜杰副教授主持。
首先,活动进入交流研讨环节,五位博士生依次分享,两位嘉宾进行了中肯切要的点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徐少敏基于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文本考析,具体讨论了马克思机器理论的“出场”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过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汤瑭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出发,就数字时代的劳动能否获得解放进行了多维的分析和论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瑜聪以马克思“机器论片断”为分析角度,分享了关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的思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梦琪对马克思技术观视域下人工智能异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睿博辨析了剥削的非正义性,细致探讨了平台资本主义正义的问题。
胡莹教授指出,这些文章的选题新颖、论点清晰、内容丰富,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准确表达,避免歧义,抓住问题关键,探讨问题实质。刘皓琰副教授表示,五位同学的行文都紧扣主题,问题意识明确,进而指出,论文的关键在于逻辑性,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同时减少叙述性的内容,在客观论证中完善研究成果。
随后,在与谈环节,刘华初教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把握问题根本,注重逻辑和结构,细化段落,叙论结合。温旭老师从五位同学的文章出发,提出“数众”的概念,希望同学们深入思考数字共同体解放的路径问题。刘伟兵老师肯定了五位同学的问题意识,并希望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能回应现实,回归文本。
最后,包炜杰副教授总结到,希望同学们能在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关照下,进行数字经济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把握历史规律、劳动解放、资本批判、共产主义、自由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核心命题。活动最后,包老师对参与本次工作坊的所有嘉宾和同学表示诚挚感谢,并欢迎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研究者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研讨中来。至此,复旦大学第十八期“小马过河”博士生工作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