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

时间:2021-08-10浏览:1777设置

十年光华,信念如初。82-6日,复旦大学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作为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主办的具有品牌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学术公益项目,该研修班已连续举办十年,共计90余名理论名家参与授课、60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学习和研讨,在全国创立了思政课教师培训和研修的品牌项目,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开班仪式

82日上午,复旦大学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暑期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开班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教授认为,“培养年轻人”是高研班十年以来始终不变的初衷,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培养年轻人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触及年轻人的思想和灵魂,以此使年轻人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学科使命。哲学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双利教授认为,暑期高研班的十年之路离不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哲学学院以及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的合作框架,这一合作不仅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暑期高研班的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双聘教授陈学明寄语年轻教师,希望在课堂研修中与青年人一起研究、一起思考,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学有所成,将研修班中讲述的理论命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专家报告

本届研修班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辉煌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建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九位知名专家做了线上授课。本届研修班采用腾讯会议加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人数最高达到2000人。

在专家报告中,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以及必须破解的理论难题》为题,从三个视角透视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光明前景,并精准概括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破解的十二个方面的理论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研究员以《从八个“三”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为题,从人民群众的“三感”、马克思主义的“三失”等八个“三”的视角明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逻辑理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为题,以三维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及其当下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发。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以《重新理解马克思——再谈马克思的理论形象问题》为题,全方位地描绘了不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的“理论形象”的不同理解样态。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为题,从多学科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以《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1”讲话精神》为题,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意义,剖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张双利教授以《社会主义与“黑格尔——马克思问题”》为题,解读了复杂现代社会与“马克思—黑格尔问题”,探讨了现代社会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李冉教授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为题,着眼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揭示了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共产主义的逻辑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教授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为题,站在人类的高度深刻阐释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结业仪式

86日下午,复旦大学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暑期高级研修班举行了结业仪式。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宁的主持下,全体学员一起观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片《望道·致远》,聆听了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蔡薛文针对《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所作的线上讲解,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6月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

在结业仪式上,内蒙古农业大学刘明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静、山西大学马援、陕西师范大学雪婷、浙江工商大学夏金梅代表学员作了结业汇报。研修班班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马莲作了工作汇报,研修班班主任任帅军作了工作总结。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坚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次研修班各位学员充分学习、思考和交流,希望继续依托研修班坚持追踪国内外理论前沿,激发对重大社会现实的问题导向意识,希望各位同行继续关注和支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一起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希望各位学员在今后的岗位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立德树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员感悟

内蒙古农业大学刘明越:复旦大学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暑期高级研修班主题突出、组织有序,专题教学涵盖学科范围广,具有时代性(强)、学理性(强)和前詹性(强)。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需要培养使命担当精神。在这次研修学习中,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担当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精神、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的使命担当精神。那么,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怎样去担当?就是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种好“责任田”,在马言马,学马用马,学以致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静:第一个想说是“感谢”。我个人从读博士起到工作以后,就多次在复旦大学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国际研讨会。每一次学习对我个人而言都带来了明显的进步。第二个想说的是“认真”。 这次研修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大咖授课。这里是授课,不是讲座。讲座里有掷地有声的新思想、新观点,而每次三个多小时的授课中,不仅有持续闪烁的思想之光,更有系统的知识和学海泛舟的方法之船。第三个想说“请求”。 以后我们复旦大学马院、马研院有相关的研讨会和学术动态可以发到我们班级群里,我们可以把这个学术共同体持续下去。

山西大学马援:“三次牵手”,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前沿,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专家的思想,走进与全国优秀青年马理论教师之间的交流,感受时代召唤、国家需求和人民意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一,学科之间的牵手,以重大课题和重大研究项目为牵引促进学科交叉,以马理论促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作。第二,专家与学员的牵手,各位专家不仅通过线上报告与在场学员产生学术共鸣,而且各位专家治学之精神和崇高的学术品格也感染了每一位学员。第三,学员之间的牵手。第三小组经过两次线上的互动交流,从自我介绍到各自倾诉研究中的困惑,从相互提供经验到学术问题的交流,再到共有问题的产生,促进了学员间的牵手。

陕西师范大学雪婷:一是从学理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有了全新认识。哈工大李晓明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在阐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着重强调了“两个结合”;武汉大学李雅丽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概念,并深刻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重大地位。二是如何把这五天的学习收获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去。西安交大吕焰老师认为,这次研修活动九位专家的讲座学理性强,问题意识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合法性、先进性进行了系统化、学理化的阐释。三是各位专家学者严谨、求真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者我们。南京师大路媛老师认为,各位老师囊括研究的学术视野、兼具古今的学术张力、包含中外的学术延展、去粗取精的学术批判、敏锐深邃的学术视角、流畅灵动的学术表达、专注坚定的学术情怀都使人感到震撼。

浙江工商大学夏金梅:第一, 感谢复旦马院提供的高水平学术盛宴。这次研修班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辉煌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建构为主题,既回顾历史,又着眼未来,还关注世界,视野宏阔,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站位高,有理论深度,有前沿广度,还有学者对社会、主办方对研修成员的温度,让大家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洗礼。第二,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发展,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成长之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读经典是基本功,文本一定要读深读透才能有所领悟,同时结合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展开思考,是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第三,学术话语权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既需要深耕文本 ,同时又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学术界的中国声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想这也是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


审核:张新宁、谭嵩


返回原图
/